什么是寺院寄宿?
寺院寄宿是在韩国传统文化宝库,亦是完善保存佛教文化原貌的传统寺院体验寺院的日常生活与修行者的起居、内心休憩与传统文化。
是暂时安身于在韩国美丽的大自然和佛教文化浑然一体的寺院当中,并亲自体验韩国传统文化的活动。
是在相传一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当中,通过自己与自然混为一体的方式,从世俗的各种烦恼解脱出来,为找到真我而离开的旅行。
该活动全面开放于非佛教信徒和外国人等所有公众。

活动内容
- ◈ 追寻内心的安宁的基本活动
- ▣ 寺院介绍
- 韩国历史文化与韩国佛教有着紧密的关系。寺院文化完整无缺地保存着韩国的传统精神文化,而它由生命尊重思想与自然亲和性所组成。
津宽寺是高丽第8代国王显宗(992~1031)建造的千年古寺。在津宽寺藏有叙述韩国历史故事的众多文化遗产和文物。
- ▣ 礼佛
- 寺院的一天从清晨礼佛开始。每日3次。清晨礼佛时间为清晨3~4点,而日落礼佛时间为太阳过西山的下午6~7点。礼佛是对佛祖和很多佛家弟子敬拜的活动。礼佛是含有对佛祖表示尊敬和自我反省的活动。
津宽寺的清晨礼佛时间进行五焚香礼、大声诵读《怡山发愿文》和《般若心经》,而在日落礼佛时间诵读《净土礼佛文》和《般若心经》。
- ▣ 参禅
- 参禅是韩国佛教最主要修行法。“禅”是梵语Dhyana一词的音译,意思是从生死海中脱离出去,证得永远自由自在的真我而“静虑”的意思。
在参禅过程中里,游客能学到参禅的基础。并且通过参禅,游客可以通过纯粹的集中和观察从而更加深刻地了解世界的真谛和“真正的自我”。
- ▣ 茶谈
- 古人在茶事实践中,发现了茶道与佛教之间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后,还提出了”茶禅一味“这句话。这是因为在泡茶时,如果稍不集中,茶味和茶色、茶香就不会像原来它本身具有的味道。古人说“如果饮茶时,在静虑的状态追求真谛,从而得到领悟的话,那就是’禅'”。
茶谈是边品尝亲自泡出来茶边谈话的时间。
- ▣ 钵盂供养
- 钵盂是在寺院里使用的饭碗,钵盂意为“应量器",即是按每个人可以吃到的饭量用斋的碗。钵盂和袈裟是从释迦牟尼佛当时到现在一直保存下来的。虽然每个国家的外形和用法有所不同,但这些佛教道具还是以最完整的方式相传下来,而具有代表佛教的象征意义。
通过钵盂体会“无所有”精神,领悟人生的真理
- ▣ 运役
- 以团体生活为主的寺院里有必须要遵守的三条规矩。那就是礼佛、供养和运役。所谓的运役,是指多人协作利用众人的力量来完成事情的意思,这是在寺院里生活的所有大众都聚在一起摘菜,清扫法场等做所需要劳动的时间。所以运役既是劳动也是一种修行。
通过为准备静态修行活动的运役,不仅能与自然沟通,也可以跟一起做劳动的同伴和谐共处,同时还会反省自己的修行生活。
- ▣ 108拜修行
- 拜是对三宝(佛、法、僧)的礼敬,也是向对方表示尊敬的表现,是用屈身的方式来履行”下心“的修行方法之一。
以前有位大法师称”108拜修行是倒空心里的污水桶的行为。“拜”是放下自己心中的黑暗之处,而展现明亮之处并恭敬它的修行方法。

- ◈ 愉快的各种活动
- ▣ 寺院饮食体验
- 寺院饮食的特点是用野草做菜,并且做菜不放五辛菜(葱、蒜、韭、蓼蒿、芥),因此寺院饮食味道清淡并富有营养。它基于佛教的基本思想,用简朴的食材形成了带有自然风味的独特境界。
- ▣ 安行
- 安行起源于释迦牟尼佛与徒弟们结束参禅修行后,边走边思维真谛的行为。漫步走在林间道,注意迈步的每个动作的同时,边听着大自然发出的声音边思考某种主题。这是边走边观察的身心的修行法。
- ▣ 制作莲花灯
- 自古以来,在释迦摩尼诞辰日这一天,挂上莲花灯的灯供养和焚香被认为尤其重要的佛教仪式。精心制作的灯会发出相当于花在它身上的精力
※此外,我寺还为您准备了很多韩国传统文化活动和佛教文化体验活动。

日程表
- ◈ 日程表(2天1夜)
- ▣ 基本型
-
日期 |
时间 |
节目 |
内容 |
第一天 |
14:00 |
登记及入房 |
确认任务表 |
15:00 |
入院仪式 |
介绍寺院礼节和寺院概况 |
17:00 |
日落斋饭 |
在食堂吃斋饭 |
18:00 |
日落礼佛 |
(夏季:7点) |
20:00 |
禅舞冥想 |
做禅舞冥想 |
21:00 |
洗漱及入寝 |
洗漱、入寝 |
第二天 |
03:00 |
清晨礼佛 |
清晨礼佛 |
04:00 |
108拜 / 参禅 |
探索幸福的108拜 /参禅 |
06:00 |
钵盂斋饭 |
学习无所有和自然环境 |
07:00 |
布行(安行) |
在清晨时间做林间道冥想 |
08:00 |
与法师的对话 |
由法师朗读经文或进行茶谈 |
08:40 |
运役 |
整理自己的坐席 |
09:30 |
回向仪式 |
填写问卷及拍纪念照 |
※详细日程有可能因当地情况而有所调整。